内容:
文|李安琪 编辑|李勤
随着智能驾驶行业技术浪潮的涌动,“端到端”技术逐渐成为行业的新宠。这一技术范式强调将AI神经网络融入感知、规划、控制等环节,使得智能驾驶系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交通场景。然而,即使“端到端”技术刚刚崭露头角,行业又迎来了一次技术飞跃——VLA模型(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出现。
VLA模型是“端到端”技术的最新进化方向,它深度融入了多模态大模型,使得智能驾驶系统具备更强的场景推理能力和泛化能力。不同于过去的技术方案,VLA模型将视觉、语言和动作三大要素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这一模型的出现,标志着智能驾驶系统向更加拟人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VLA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交通环境,更准确地判断交通情况,从而做出更合理的驾驶决策。例如,在复杂的交通场景中,VLA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识别交通信号、车辆和行人,并做出正确的反应。
然而,VLA模型的实现并非易事。它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和精确的数据支持。目前,车端芯片硬件尚不足以支撑VLA模型的部署落地。虽然英伟达的新一代车载AI芯片Thor有望改变这一局面,但其量产时间和成本挑战依然横亘在车企面前。
尽管如此,VLA模型仍然被视为通向自动驾驶的关键跳板。一些车企和智驾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布局VLA模型,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智能驾驶竞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随着技术路线的骤然升级和竞赛变奏,后发制人的机会愈发稀少。对于尚未涉足“端到端”技术的玩家来说,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必须紧跟技术潮流,加强技术研发和模型优化。
总的来说,VLA模型的出现为智能驾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使得智能驾驶系统更加拟人化、智能化,但同时也对技术、数据和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车企和智驾公司来说,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才能在未来的智能驾驶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七彩校园(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详解“端到端”下一代模型VLA,通向自动驾驶的关键跳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