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产剧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从盗墓IP的翻拍到互动剧的实验,再到中年男星的逆袭和高分国漫的涌现,仿佛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剧集市场。然而,在这形势大好的背后,却也隐藏着令人担忧的隐忧——即那些所谓的“口碑剧”究竟能撑到几时?
随着一部部剧集完结,观众发现,尽管它们开局惊艳,却往往难以维持高质量的叙事,特别是在结局时,往往陷入“强行大团圆”的俗套。这种看似圆满的结局,实际上如同水中的月亮,轻轻一搅便散作碎片。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结局是否真正为故事增添了圆满,还是仅仅掩盖了故事内在的裂痕?
以《安家》为例,这部剧在开篇时因为各种奇葩房主而引起了广泛的话题讨论。然而,当结局揭晓时,观众却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失落——剧中人物的关系似乎在一瞬间变得过于和谐,过于完美,仿佛一切矛盾和不快都被一笔勾销。这种“强行大团圆”不仅未能解决观众心中的疑虑,反而让人觉得故事缺乏深度,缺乏真实的情感波动。
在国产剧中,这样的结局模式并不少见。从《欢乐颂》的樊胜美、《都挺好》的苏明玉,到《安家》的房似锦,她们各自面对的家庭问题虽然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但在剧集结局时,往往以“原谅”和“和解”作为解决之道,似乎一切矛盾都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处理方式得以化解。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在Sir看来,实际上是对故事真实性的弱化和对观众情感的忽视。真正的原生家庭问题,往往涉及到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和解或原谅就能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在Sir看来,是对现实问题的逃避,是对观众情感的敷衍。
Sir更怀念那些敢于直面人生苦难和人性复杂,敢于展示真实生活面貌的剧集。例如,徐克版的《梁祝》虽然以悲剧结尾,却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对命运的苍凉感而令人难忘。这种对悲剧的接受和尊重,才是对故事和观众的尊重。
我们曾经被那些敢于揭示人生苦难的剧集所打动,被那些敢于直面人性复杂的故事所震撼。然而,随着“强行大团圆”成为国产剧结局的标配,我们似乎失去了这种被打动和震撼的机会。我们不禁要问,国产剧是否还有勇气去展现那些真实的、深刻的、充满人性光辉和悲剧色彩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来自七彩校园(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强行大团圆、强行原谅恶人,让这些本可以优秀的国剧不及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