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汽车“内购”现象引发关注,车主们探索破解之道
内容: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汽车行业的“订阅模式”似乎正在成为新的消费潮流。奔驰、宝马等豪车品牌纷纷推出付费解锁项目,让车主们支付额外费用以解锁更多的车辆功能。这种由软件功能带来的“内购”现象,不仅引发了游戏玩家的共鸣,也让不少车主感到困惑和不满。
这种付费解锁项目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其中游戏玩家迅速找到了相似之处,用他们熟悉的方式来调侃和批判这种看似离谱的做法。但实际上,汽车行业的“订阅服务”已经悄然兴起,不少车主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
1
奔驰的订阅服务事件之所以在国内引起广泛的讨论,追其根本还是服务本身——对于不那么懂车的人来说这项服务的好处并不直观,收费价格却高得难以理解。而对于奔驰车主而言,这也不是一句“能开得起奔驰的人不在乎这点钱”就能搪塞过去的。在区分开“增值服务”和“冤枉钱”之前,大部分车主可能也不愿意不明不白地就把款项给付了。事实上,奔驰并非头一家实施订阅服务的公司,只是互联网时代汽车订阅服务模式大潮中的其中一员。
此前,宝马也在韩国推出了前排座椅加热服务,该服务分为月付、年付等几种价格档位,按月订阅每月需付费18美元,或者车主也可以直接支付415美元以买断终身使用权。这一消息同样登上了推特热榜,而国外网友的批评态度还要更激烈一些,毕竟这种感觉和玩家们熟悉的“微交易”几乎一模一样。用国内的常用说法叫“买了车,但又没完全买”,而对游戏玩家来说,过去大量用于嘲讽现代游戏付费模式的梗图在某些层面上可以说成真了。
特斯拉的增值订阅服务可以说是这一潮流的领头羊,其花里胡哨的服务项目树立了汽车行业收费形式的新标准。但当传统车企开始跟进时,用户们就没有那么宽容了。如此细化的收费方式,对于宝马这样的品牌实在让人感到大跌眼镜。
除了对价格的不满,车主们更担心的是,这些细分的订阅服务未来是否会变质变味,进一步打开“潘多拉魔盒”,让消费者面对更多的付费项目。正如玩家会对本该有的功能变为付费服务大加批判一样,车主们也不免会猜测这种细分的订阅服务未来是否会变质变味,进一步打开“潘多拉魔盒”,让消费者面对更多的付费项目。
而当一些订阅服务可能会影响司机的驾驶习惯(比如前文提到的后轮转向),那么车主在驾驶中遇到订阅服务到期,如何避免影响行车安全,也不只是地狱笑话那么简单。
几年前,宝马曾宣布为向车主在宝马上使用苹果Carplay服务收取费用,一年80美元。这一事件一度让宝马车主和网友感到愤怒,因为其中很多车主眼里必不可少的功能,原本已经免费使用很久了。虽然宝马最终放弃了这一收费策略,但显然宝马并未对订阅服务死心,此后依然对辅助自动远光灯或自适应巡航控制等功能实施订阅服务制。
特斯拉的商业模式从硬件转向订阅服务,似乎预示了一个新趋势的来临。传统车企纷纷效仿,推出各种订阅服务,试图开源增收。然而,这种收费模式对于车主来说,显然不易接受。他们担心未来车企的收费项目会延伸到基础功能,甚至影响驾驶安全。
面对这种付费趋势,车主们开始探索“破解版”的可行性。有黑客和改装机构表示可以破解汽车系统,提供非官方激活服务,甚至公开在社交媒体上宣传这一业务。这些破解行为虽然可能让车主失去保修,并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但在一些车主看来,这可能是对抗车企不合理收费的唯一途径。
尽管车主们对汽车“内购”现象表示反感,但这一趋势似乎难以阻挡。汽车正变得越来越像数码产品,软件功能和硬件功能的提升,本应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但现在却变成了明码标价的付费增值功能。对于不满车企收费模式的人们来讲,破解可能并非长久之计,但它至少让人们看到了另一种选择。
人们对于“正版”和“盗版”的概念,在汽车行业似乎更加复杂。面对汽车“内购”现象,车主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正义与否的界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七彩校园(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为了反击汽车里的内购,车主们开始研究破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