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重塑】 《区小队》:小人物大情怀,抗战烽火中的英勇史诗
【内容润色】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太行山东麓小山村风陵渡,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正在上演。一支队伍,他们与日军斗智斗勇,保护着北平来的大学生,秘密建立小型兵工厂,为八路军前线部队制造炸药和地雷。这就是《区小队》所讲述的,一个关于英勇、牺牲和成长的真实故事。
抗战时期,北平地下党动员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投笔从戎,知识报国。他们在通过日军封锁沟时遭遇不幸,死伤惨重,最后只得在华北平原与太行山接壤处的一个小山村风铃渡隐蔽。在区小队和老百姓的掩护下,他们建立了秘密兵工厂,从当地的矿石中提炼出高爆炸药,支援八路军前线。
故事依托于史实,参照了抗战年代平山县东回舍大枪班的原型故事,也吸收了北平大学生参加抗战的历史资料。剧中的晋察冀军区兵工厂、晋察冀画报社、护送干部到延安等,都能找到有案可寻的历史资料,剧本创作素材真实。
该剧坚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追求真实感人的力量。人物生动鲜活,纪实细节真实可信,大山外景、山区村落、地域色彩鲜明的影像、保定曲阳的地域口音以及方言,都构成了浓郁的太行山地域风情,为故事提供了真实的环境。
剧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感人。以细腻的笔触,穿插描写了朴实的爱情故事,“你走你的山梁哎我走我的沟”的古朴民歌旋律,慷慨而悲壮。
在这部剧中,没有大人物,真正的主角是在人堆里都找不到的小人物。他们是区小队队长、队员、猎户、北平来的大学生、村长、村民、寡妇,却演绎了一段真实感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讨生活,可爱、乐观、幽默,却不孬种。民族大义面前,小人物拥有大情怀。
县大队队长张蒙与海棠演绎了一段感人的革命爱情故事,他们因抗日相识相恋,又因抗日生离死别。张蒙为了护送冀察晋画报社的同志,负伤被捕后活生生被日寇害死在爱人面前;海棠被叛徒出卖,又舍命保护了队友。而这些感人的“小人物”的故事,正是抗战时期无数革命英烈事迹的缩影。他们的家仇国恨,爱国情怀,唤起了观众对民族历史的记忆和情感的强烈共鸣。
刘大强是风陵渡区小队队长,因战斗负伤不得不离开八路军部队,回到家乡河北保定曲阳县。他为人纯朴耿直,英勇无畏,在梁书记、指导员海棠、村姑李玉凤及北平大学生佟大川等人的影响下,不断进步。在战火中锤炼,在战斗中成长,由草莽英雄成长为优秀战士。
李玉凤是风陵渡村民,后加入区小队。她是个无拘无束的农村野丫头,性情率真、刚烈。对共产党、对延安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她常出入铁匠铺,尽力帮助刘大强和佟大川。她原是女猎手,枪法极准,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并加入了区小队。后因相同的性格与刘大强相爱。在攻打日寇据点后不幸落入日军圈套,被鬼子的战马拖行,壮烈牺牲。
王五爷是风陵渡村村长。日军在风铃渡建立据点,村人沦为亡国奴。为保护村民免遭残害,他忍辱负重,与日军周旋。他最初担心区小队和铁匠铺给风铃渡引来祸端,极力想赶走刘大强、佟大川等人。但暗中屡次帮助刘大强和佟大川化解险情。在区小队和日军决战的最后关头,他大义锄奸,引诱日军进入区小队埋伏,陷入地雷和炸药的火海之中。
梁书记保定曲阳县委书记,是区小队和北平大学生的引路人,走乡串村以卖烧饼作为掩护,每次出场都肩负重要使命:传达上级指示,布置新的任务,调解区小队内部矛盾,视北平大学生为八路军的宝贝疙瘩,命令刘大强不惜一切代价爱护保护,为区小队的生存和壮大,为抗战胜利,倾尽全力。
尘封的历史被感人的抗战故事揭开,荧屏上的历史人物鲜活而真实,更具有传奇色彩,引发观者无比的崇敬和感动之情。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区小队》也是一部刘大强、佟大川、李玉凤这些热血青年的成长史诗。
转载请注明来自七彩校园(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影评】观《区小队》有感 》